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科幻 > 这世界危在旦夕 > 第104章 每秒十万次

懂行跟不懂行,差别就是巨大。

维辛斯基是外交部长,对技术没什么敏感性。

可援华的苏联专家很快就意识不同,‘杨总师’团队弄出来的量产型晶体管是电子技术方面巨大的进步。

但苏联在大功率电子管方向投入巨资,这帮家伙嘴上是不会承认晶体管跟电子管有什么革命性的不同,咬死就是‘超级电子管’。

事后毛子专家私下交底——学阀这种东西,苏联也有。说‘电子管’比较好要经费,说‘晶体管’就很麻烦。这里存在一个路径依赖。

懂了!

内部斗争嘛,中国也有。

只要能要来好处,说这是继电器都可以。

“有论文吗?”来访的苏联专家心痒难耐,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听‘杨总师’的口头讲座,希望能了解更多。

“有的。但需要按两国间学术交流的方式提供。”

作为项目领头人,‘杨总师’在后世见多了科研界抢经费抢名誉抢地位的勾心斗角,一切都按正规流程来。

苏联专家大喜,纷纷表示同意。

双方以外交部门为桥梁,召开一场正式的学术交流会。‘杨总师’在会上毫无保留的向苏方提供了上千份晶体管方面的专利论文。

在生产中的每一个工艺和技术环节都可以发表重量级论文,技术的进步就是论文背后的巨量试错和经验总结。

面对这么些论文,毛子方面立马觉着不对劲。他们认为‘杨总师’这个团队去年才组建,就三十几号人,一年时间能搞定一篇论文就了不起。

上千篇专项论文需要百倍数量的团队花费至少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话没错,‘杨总师’立马‘老实’表示其中大部分论文来自美国。

对这个解释,苏联专家倒是认可了。

但如此数量的论文不是十几人的援华团队能在短时间内读完的。这是多学科的结晶,不同学科间隔行如隔山。

就连‘杨总师’自己都只会依葫芦画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搞飞机设计的,对材料化学方面只能说‘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幸好半导体研究所的人员好歹把晶体管量产的所有步骤都走了一遍,对于某些粗浅问题还能解释。

解释不了的就只能推到美国方面去。

研讨会召开了两天,苏联援华专家大呼小叫的发电报从莫斯科喊来了一大批更高级的科技学者。

比如无线电方面的布拉金,超高频电子学的列别杰夫,计算科学的萨波科夫。

这帮人收到了用飞机空运到莫斯科的晶体管样品。

测试结果把莫斯科大学、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莫斯科计算分析研究所等大批科研机构全给震了一遍。

毛子也不是傻子,知道计算机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设备。为了夺取技术优势,他们在电子管方面押了重注。

但无论从耗电、体积、工作频率、稳定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晶体管相对电子管的优势太大了,完全是碾压式的。

搞计算科学的萨波科夫来的最快,带了十几号徒子徒孙做飞机赶到帝都。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弄到足够多的晶体管制造一台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

这就体现学科细分的差异了。

让‘杨总师’去研发计算机,累死他也难有什么大成就。但他见多识广,好歹知道学科发展的方向,当一盏指路明灯肯定是极好的。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造计算机更是多学科的协作。

苏联专家来了之后,首先是要多个科研机构对当前成果进行评估考核,类似项目审定。他们开始只来了五六十号人,但很快就膨胀到五六百。

因为晶体管制造本身就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这批人要把‘杨总师’过去一年走过的生产流程重新走一遍,并且对其精益求精且扩大规模。

毛子原本想把‘杨总师’的团队拉到莫斯科去,理由是莫斯科的科研条件更好——‘杨总师’自然是拒绝,死活要待在帝都。

没办法,帝都半导体研究所顺势扩张。原先的两层小平房肯定是不够用了。毛子自己主动表示要进行对口援建。

这么重要的科研机构怎么可以窝在如此寒酸的地方?

毛子从其远东军区直接运来了建材和设备,由帝都的工程兵动手,要盖七八座五六层以上的大楼和厂房。

但盖大楼太慢了,而超净车间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于是五六百号毛子专家分成十几批,每天轮着到半导体研究所实习。

这期间‘杨总师’每天上课,将自己团队掌握的知识无保留的传授。他列了一串晶体管量产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要求苏方解决。

其中不少研磨剂、特种气体、清洗药剂都是美英‘进口’。

诸多技术缺口让毛子都傻眼,被逼着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项目攻关——这其实是强行扭转毛子当前研究方向,走上正确的科技树道路。

中方也想尽办法往各个项目组里塞人。哪怕塞个大学生过去洗烧瓶的都行,一定要拿到全部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

萧金浪还指望能靠卖点晶体管收音机赚钱,毛子专家立马跳起来表示绝对不行——这么高级的器材拿来造收音机?你干嘛不拿‘神威’超算玩俄罗斯方块?

帝都半导体研究所有个配套的器材车间,培训了三十几号女工做成品生产,每天能产出两千多颗二极管或三极管。

毛子专家来之后,这个车间独立扩建成工厂。其人员和设备增加十倍不止,保密级别还予以上调。

按苏方需求,这家新成立的帝都半导体器件厂要不断扩产,最好日产量超过十万百万颗。它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合作典范,用来证明制度的优越性。

毛子一旦发现自己在某方面有优势,那是非常乐意进行宣传的——他们急着要生产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要把美国死死压一头。

按照‘杨总师’的介绍,硅晶直拉,晶圆切割,晶片掺杂等晶体管关键技术属于中方‘原创’,目前美国也没能掌握。

中苏至少有五年以上的优势。

苏联专家对这个消息如获至宝,很开心的向克里姆林宫进行汇报。

斯大林得知苏联可以在计算机方面吹至少五年的牛,笑的几乎乐开花。

对于中方主动提供晶体管技术,他更是表示高度赞赏,甚至愿意给‘杨总师’颁发‘苏联英雄’勋章——这自然是被婉拒了。

11月上旬,当周青峰还在‘欲望号’上胡天胡地,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计算机理论的创立者,列别季夫带队抵达帝都。

列别季夫在48年主持设计苏联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MESM’。它在50年被造出来,是个占地六十平米,25千瓦耗电的庞然大物。

其用了六千根电子管,每秒运算速度只有区区三千次。

等到53年,毛子会生产代号‘箭’的第二代电子管计算机。那玩意更大,占地三百平米,功耗飙升到150千瓦。

‘箭’的数据通过打孔机卡纸和磁带进行输入输出,总共生产了七台。它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国防和经济部门的数据中心。

当确认中国同志的晶体管性能完全超越电子管后,列别季夫在办公室里发了一整夜的呆。第二天,他就要求乘机前往帝都。

这个面容严肃的老头没什么废话,只要求中方提供工作场地和必要的器件。随他而来的还有莫斯科精密仪器和计算机学院的一大票人员和设备。

这些才是真正懂如何造计算机的。

列别季夫最开始希望按现有规格,用二极管和三极管重新制造一台‘MESM’。‘杨总师’虽然不是很懂,但好心提醒旧的规格无法发挥晶体管的优势。

于是列别季夫带队重新设计了指令和存储结构,并且利用晶体管功耗低,体积小的优势,极大的提升了器件密度。

‘杨总师’还好心提醒采用拔插式电路板的概念,提升计算机的冗余度。这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出错了也容易排查更换。

新的计算机设计在11月底完成,耗尽所有晶体管存货后,十二月初就生产出来——毕竟焊接电路板只需要找些受训女工就能完成,模块化的设计确实容易批量化制造。

新设备使用了三万多颗二极管和三极管,但占地面积也就一平米,类似外形是个大机柜。其耗电量不到三百瓦。

相比开机就引发电网动荡的电子管计算机,这玩意堪称节能标兵。

周青峰之前运来十套‘未来’的电子管计算机用于雷达网控制。使用一年以来,其中一套已经损坏。

萧金浪将还能用的存储设备搬来给新的晶体管计算机配上,大大提升其性能,也加快其应用进度。

在第一次通电测试时,中苏双方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有五六十号人到场,挤在一个小礼堂里。他们面前的玩意显得过于小巧,以至于气势上无法跟电子管的设备相提并论。

测试程序由打孔纸带输入,是一个浮点运算公式,结果则由另一台纸带机输出。用‘MESM’大概需要十分钟时间,而这次

现场很安静,只有纸带机吞入打孔纸带的哒哒声。

人们听不到电子管通电后的嗡鸣,也感受不到巨型设备的散热。顶多是水冷系统有点微不可查的动静。

“如果新设备能达到‘MESM’的性能,那么它就是成功的。”

“那当然,‘MESM’多大,这新设备才多大?更别提两者功耗了,差好几个量级。”

“生产新设备只花了五十名装配女工三天时间,只要晶体管供应能跟上,这东西可以迅速量产。”

“国家计划委员会肯定会开心死的。他们终于不用整天整天的面对成堆的卡片做加减乘除了。”

“所有科研单位都会开心死的,计算量越大的越高兴。比如莫斯科几家航空航天的研究院已经发来电报询问相关进度。”

“如果新设备能成功,我们今天就是见证历史了。”

在后排围观的现场人员忍不住闲聊。他们在等,等一个结果。但等了不到一分钟就听前头传来纸带机的声音。

啊又要输入新程序?

不是之前的计算出结果了。

现场响起哗然之声,好多人都掐着表呢,满以为新设备的速度再快也要个几分钟。可现在

板着脸的列别季夫院士就在机柜旁,他的学生正在查看打孔纸带上传出的数据。验证数据是否正确反而耗时更久,最终结果是

完全正确。

哗然之声再次响起,众人都不敢相信。信这代表着

列别季夫院士长叹了口气,摘下自己的眼镜擦了擦,用低沉的语调对外宣布,“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用中国同志制造的晶体管生产的‘东方’号计算机,每秒运输速度突破十万次,浮点运算字长为48位。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诞生在此!”

现场响起沸腾的欢呼,中苏双方研究人员为此大喊大叫。声音震动了礼堂的窗户,冲出天花板向世界传播。

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代表人类有天彻底挣脱了自身的束缚,在用机械替代人力之后,终于开始有工具替代脑力。

这玩意可以量产,可以大规模推广。

萧金浪和‘杨总师’站在人群后头,原本觉着很寻常,甚至还想自嘲‘东方’计算机的算力还不如一块电子表。

但面对历史性的此情此景,两人莫名想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