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科幻 > 这世界危在旦夕 > 分卷阅读1482

第41章 重组

教育界有一句话: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天才是筛选出来的。

一个班几十号学生,大部分平庸,但总会有几个尖子生和差生。比例大概各占十分之一。如果要在全年级拔尖,那就是百中选一。

全市若要在初高中筛选能参加省级奥数比赛的,必然是万中选一。而能到国家级理工科比赛中拿名次,难度立马上升到百万选一。

国家要发展,需要普及基础教育。但少数天才往往能成为攻坚力量,进而是学科带头人,成为无双国士。

‘圣光’的教育部一方面在全国招生盖学校,同时在搞天才筛选,从全国四点五亿人口中,把最聪明的一批六到十五岁的学生筛出来。

筛选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教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天才的基本能力,很容易显得与众不同。

教育部会给筛选工作进行物质激励,希望每年能从基层筛个千儿八百的准天才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以点带面,快速攀爬科技树。

国防军拿下上海后,同样要对原有官僚体系进行筛选。比如第一轮就把原法租界巡捕房唯一的华人督察长黄金荣给筛到牢里去了。

此外还要筛出能力突出的人才来填补职位空缺,新的上海市政府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力求让每个岗位人选在能力和操守都在及格线上。

从1843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开埠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要说没积累点人才是不可能的。

只是过去洋人掌控上海的产业发展,顶多培养一批洋行买办,不可能让中国人有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

现在新的市政府要提拔人才,第一天就筛选出百来号能力突出的苗子,只要接下来能通过政保局的政审,就能走马上任把新的公务体系架设起来。

但这第一天公务员选拔,最大的收获居然是个来自印度的阿三。

蔡学斌亲自带领五六个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同伴对吉拉德进行半天的笔试和面试,发现这个三十几岁的酒保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生经历和世事洞察能力。

吉拉德是贱民出身,皮肤黝黑。

但他以船长文书的身份环游世界好几次,去过全球几十个知名大城市,通晓五六种语言,了解各国风土人情,且对海洋法系和远洋贸易非常熟悉。

他之所以出现在上海,是因为把他带出印度的英国船长抵达上海后因病去世。新船长不待见他,把这个能力突出却低贱卑微的印度仆人一脚踢开。

为了谋生,吉拉德在英国开的上海总会找份工作,月薪才两英镑。酒保是他能担任的职位上限,不可能再高了。

对于一个环游全球的人来说,吉拉德没有太多刻板思维。得知中国人把英国人给干翻了,还公开招聘公务员,于是他壮胆来试试。

“试试就试试。‘千金市马骨’就是要有轰动效应和话题性。”蔡学斌拍板了,让吉拉德在海关任职,“管它是谁?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值得我们重视。”

招聘的第三天,黄埔滩一号的‘众业公所’贴出海报,宣布市政府决定雇佣一批公务员,其中印度裔公民吉拉德担任海关副关长。

海报公开了吉拉德的身份,其担任海船文书和俱乐部酒保的履历也不讳言。同时清楚列出此人能力和应聘过程,并附带其大头像,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人潮拥挤的‘众业公所’外,只要抬头就能看到中英法三国文字的海报。大头像是黑白的,但吉拉德印度裔贱民的特征非常明显。

这不拘一格筛选人才的故事太有新闻性了。这事关不少人的饭碗和前途,整个上海为之轰动。

英国佬办的《字林西报》对此有专门报道,国内的《大公报》连续好几期讨论此事,还给蔡学斌市长做了专访。

“啊.....这个该死印度酒保居然真的跑去应聘公务员。”沙利文在上海总会的酒吧内读了报纸上的新闻,拍桌大骂。“他怎么敢?他是个贱民。”

安东尼看过报纸了,耸耸肩道:“我也想不出前天还在给我倒酒的酒保怎么就被中国人选聘为海关副关长。

看看这报纸上是如何夸他的,懂多国语言,记忆力惊人,熟悉商贸往来,且非常谦卑。中国人一定是被骗了。照这样,我能当中国皇帝。”

报道在上海的英国人圈子内引发不小的舆论风暴。酒吧的英国主管在好几台桌前接受询问,通报自己所知情况。

“吉拉德?是的,他曾经在我们总会的酒吧过了一段时间。他顶多算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