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民国文匪 > 四百五十三章,变化

送走了博古和洛甫之后,李谦后面的几天基本上都是在陪着两位外国客人到处跑。也许更准确一点,是陪着爱因斯坦到处跑。诺特女士在最初的一个星期之后,就明确表示,她不愿意浪费宝贵的时间,个那些完全听不懂他说什么的人讲课。所以,她希望今后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她只需要给联合研究所的研究生们讲课就够了,至于其他的邀请,还是都推掉比较好。

但是爱因斯坦可不是这样,爱因斯坦正缺钱,考虑到将来可能要移居美国,而爱因斯坦偏偏在股市上输光了棺材本,他在德国的那些不动产呢,现在都在跌价,完全卖不出价钱。但是李谦还劝他,不管价格如何,赶紧脱手,能收回一便士就是一便士,但是最好不要收马克,当然更不要芬尼。

“有这样紧张吗?”爱因斯坦对此还是有些怀疑的。

“这可难说。当年沙皇在驱逐犹太人的时候,那些犹太人拥有的不动产,难道是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的吗?”李谦说道。

“我再考虑一下。”爱因斯坦说,“而且我现在就出售这些东西,就会让人家更觉得犹太人是天生的叛国者了。”

“好吧,不过再有两天,德国新大选的结果差不多就该出来了。到那个时候,如果结果不如人意,你在德国的固定资产还要进一步缩水的。”

“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吧。”爱因斯坦说。

“这可不容易。个人的看法,出现你希望的结果的可能性,可能和一杯水中自然而然的半边沸腾而另外半边结冰了一样。”

“那也没办法呀,我不能只顾我自己。”在这个时候,爱因斯坦还是有一些责任感的。

“比你有钱多了的犹太人大佬都走人了,而且都已经成功的转移了财产了。”李谦说。

“是呀,他们惹的事情,他们跑得最快。但是在德国,还有很多没钱跑的犹太人。虽然那些家伙比我有钱多了,但是我才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犹太人。就好像你,你也不见得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但是你却绝对是中国如今在世界上最有名的人。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你就是整个民族的代表了。这也意味着你的肩膀上多了很多的担子,我想这一点你肯定深有体会。毕竟,这些年来,你已经实实在在地为你的国家和民族做了那么多。”爱因斯坦说道。

“有两点你说的不对。”李谦摇摇头说,“第一,我可能真的是最有钱的中国人了,至少是明面上的之一。第二,我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我并没能让中国出现什么变化。”

“不,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了。李,我这不是在恭维你,你知道,我以前来过中国一次,那一次中国留给我的印象和现在可完全不一样。”爱因斯坦说。

爱因斯坦在1922年的时候曾经来过一次上海,那一次的中国之行,给爱因斯坦留下了相当差的印象。在爱因斯坦的当视为公开的日记中,爱因斯坦可是把中国人看做是“基因上劣化”的典型的。

“那个时候,我也在上海的一些大学演讲过,但是在这些演讲中,我看到的一双双眼睛都是茫然的。他们实际上根本就不懂我讲的东西。后来他们向我提问,问出来的也都是一些根本和科学毫不相关的东西。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水平?还不如德国的一个中学生呢。’此外,我在大街上,看到了大量的毫无表情,神色迟钝,简直就像是机器而不像是活人的人。我知道中国的经济很差,但是德国现在的经济也很差,德国底层的人也没饭吃在挨饿,但是那些挨饿的德国工人的表情却不是这样的。”

“那么你现在发现了什么不同?”李谦问道。

“首先变化最大的还是大学里面的学生,我讲的东西都很浅,但是他们已经能听懂不少了。而且在提问的时候,他们也能提出一些有意思一点的问题了。虽然这些问题基本上本身就是基于错误的理解和想象的,但是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地排除这些错误的理解和想象。李,重要的不是他们错了,他们要是不错,那还是学生吗?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能够就相当高端的物理问题进行思考了,虽然他们也只是个本科生而已。这和此前我见到的中国大学生可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你的大学的学生,水平已经有了欧洲大学的水平了。而这还不是数学系的。这些年来,你们已经证明了,上海大学的数学,是世界最好的之一了。这和22年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此外,在中国的街道上,我看到的年轻人当中已经有不少人眼中有光芒了。这和22年也完全不一样了。李,当年你离开欧洲,返回落后的中国,整个欧洲的科学界,都在为此而遗憾,就好像拉马努金,当他为了蔬菜回到印度之后,这真是数学界和科学界的损失。大家也担心你会像拉马努金那样……但是李,你的运气要好很多,你没有得病,你还不断地做出成果,而且你还带出了一大批有天赋的学生。所以我说你为你的国家和民族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了。李,你让一个沉沦的民族重新有希望了。”

爱因斯坦的话让李谦忍不住有点得意。但是李谦也知道这并不是他的功劳,至少他的功劳远没有爱因斯坦认为的那样大。

“这不是我的功劳,事实上如果你在25年26年来到中国,你就会发现中国人的面貌已经开始有所改变了。这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这是无数人不怕劳累,不拍牺牲的努力的结果。我在这当中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已。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文学家。他原本学的是医学,但是因为目睹民族的麻木,于是决定改学文学,以唤醒民众。1922年,也就是您第一次到中国的那一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在这部小说集的序言中,他在讲自己为什么写这小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

他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但他的朋友却回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于是这几个最先醒来的人,便为了这个希望呐喊起来了。而我,则是被他们的呐喊声惊醒的下一批人。然后,还有被我们的喊声,和敲击铁屋子的声音惊醒的更多的人。正是在所有的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才算是在这个铁屋子中,总算是弄出了一丝缝隙,透过了一点点的星光。爱因斯坦先生,如果你感到中国有了变化,有了进步,那是无数的觉醒者的努力,我只是这无数觉醒者中的一个而已。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努力,单靠我,那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

“李,你也起了大作用的,我敢说,你也鼓舞了很多的人。我和一些学生谈过,他们都是因为你的鼓励,才走上学习科学的道路的。嗯,最近我接到了南京的几所大学的邀请,我也很想去那里看看,所以我打算和你说一声,我可能要离开上海几天了。”爱因斯坦说。

“我原本也要去一趟北平呢。”李谦说,“只是要留在这里照顾你。既然你要去南京,那我们一起去?”李谦说。

“你去南京有什么事情?”爱因斯坦问道。

“有人和我合作,在南京办了一所会计学校。我要过去看看,另外我是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既然你要去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也该给你一个邀请不是……”

“对了,你好像是有这么个头衔,但是你居然到今天才想到要让中央研究院给我发邀请?”

“这不能怪我,因为中央研究院那边基本上只有一个牌子了。因为缺乏好的实验室,所以他们都是借用我们的实验室的,所以中央研究院的理工类的人,基本上都在上海,剩下的都是文学、历史什么的了。”李谦解释道,“老实说,你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发表演讲的话,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和研究生,都要坐着火车和你一起从上海往南京跑。我要是主动给你发这个邀请,他们一定会以为我是和铁路那边达成了分赃协议呢。”

“李,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那我也会这样想的。”爱因斯坦哈哈笑道。

“对了,爱因斯坦先生,南京就是毛蛋的故乡。怎么样,现在有勇气去尝试一下吗?”李谦突然笑道。

“离我远一点,你这个魔鬼!”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