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34章,辽12井报捷

辽宁盘锦,于家窝铺村。

“辽-12”井已在此开钻50天了。

辽河平原夏季热浪奔涌,从钻井工作台的第三层往外眺望,西边是绿褐相间的盐碱荒地,东边一望无边的小麦田宛如绿色的海洋,随着夏风的吹拂出现一道道的麦浪。

在勘探现场工作,除了景物比较养眼,视听味三个感觉其他两个都不太好。钻井工人在各层工作台忙碌,机械噪声或是尖利或是低沉而富有穿透力,一天24小时不停地充斥耳朵,机油混合着汽油的味道直冲鼻腔。

让司机把车停在指定的安全停车点,黄汲清在辽-14井外下车,走了两百米走近作业区。

“李队长,现在井深多少米了?”黄汲清问。

“2120米,这一眼井钻得还算顺利,没什么幺蛾子事,”李富强队长说,“按您说的,这片地区打到2200~2300就可以停?”

黄汲清:“对。以辽河地层的特征,如果有油区,它会集中在2000~2200米,这一地带我叫他‘黄金带构造’。所以你们每个钻井打到2300米的深度就可以。”

李富强:“这样也好,钻井全作业周期缩短到了75天一眼井。对了,黄局长,从昨天开始,钻井抽上来的碎屑似乎又出现了含油构造。”

……

对辽河平原地区的勘探,黄汲清一开始弄到了3套钻井设备,出发之后,石油工业总局又追加了一套。

在完成了地表物探后,黄汲清把4套钻井设备分成4个勘探作业小队,对最有可能富含石油的热河台村周边进行集中勘探。

老黄的勘探规划,一开始让四个作业小队在边长15公里的正方形四角开钻,分别是辽-1、辽-2、辽-3、辽-4井。这四个井钻探完毕,下一个井向区域中心热河台村逼近一点点,但在极坐标方位上又旋转约30度,下下一个井以此类推。

从地图上看,老黄就是让四个作业小队画出一个四悬臂的银河系图案,银河系的中心是热河台村。

2月1日,辽-1到辽-4开钻。钻头不断向地层深处钻进,然后——在2000~2100米,辽-1打出了含油构造。黄汲清让钻井队继续往下钻,打到2720米深度,验证了他2000~2200米含油构造的假想是正确的,随后的钻井就只需钻到2300米。

除了辽-1井,在2170米,辽-3取出的岩心也是含油的。

似乎开局不错,辽-1到辽-4建立了完整的中新生界地层剖面,2个井找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层。

4月15日~4月20日,继续第二轮,辽-5到辽-8井开钻。

6月10日,东郑家村的辽-7井在2020米深度发现含油构造。辽-5、6、8井没有发现。黄汲清这次用上了最新研制的辐射探测仪,将带中子源的探测设备放到油井下面,启动可探知油井左右400~500米是否有工业油流,但辐射探测仪也显示没有石油。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特点是小断块、薄砂层,对凹陷的研究要由大层构造解释向层间微幅度构造精细刻画转变,由叠后地震反演向叠前/叠后地震联合反演延伸……”

这时候黄汲清发现辽河平原下的地质构造也挺复杂的。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以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湖相暗色泥页岩为最主要的烃源岩,但是,在地层中发现了两条相互交叉的断层面。现在集中勘探的区域,是他在对于楼村地层进行分析后发现的辽河黄金带构造(这已经够写一篇论文了)。

但是论文现在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工业油流……

总之,辽-5到辽-8井延续了1~4井的“希望很大、成果没有、欲知谜底、继续打井”,现在正在打的是辽-9到辽-12井。

……

当李富强说辽-12井下面似乎又有含油构造时,黄汲清说:“那到2250米的时候取个岩心出来吧。”

返回停车场、上车,黄汲清要接着去辽-11井看最新的进展。才走到半路,对讲机里传来辽-12井李富强的声音:

“黄,黄局长!出油了!出油了!”

黄汲清让司机掉头返回辽-12井,回到井边,勘探组的队员们已经沸腾了,不管是在工作的还是在轮班的,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钻井塔副腿旁边的地槽,地槽上边是一个粗管,粗管里噗嗤噗嗤地往外流着粘稠的石油。

“是石油,工业油流,”黄汲清说,“油质粘稠,属于重质油,成分需要慢慢测定。”

李富强:“看现在的出油量,日产应该在10吨上下。”

黄汲清:“看来我的判断也很准确,也是第三轮试探就有所发现。”

“……报告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我是辽-9井,我是辽-9井”

李富强别在腰间的另一只对讲机传出话音。

“辽-9井刚刚发现工业油流和天然气流!”

钻探辽-9井的队长方福清就站在钻井塔的二层

台,热得满面红光但却暂时不想下来。在他左手边十几米的地方,从辽-9井喷出的天然气正“呼呼”地燃烧着,附近的所有东西都被辐射烤得热烘烘,烟火燃气向上猛窜。

不仅是天然气,在钻井塔旁边挖的地槽,抽出来的井内物质已没有了水浆、泥沙和岩石碎粒,得到的工业油流也如辽-12井那样噗嗤噗嗤地淌出来,已在地槽底部形成了一片黑亮的液层。

……

秦皇岛。

在北戴河闲的时间长了,唐华叫上钢铁工业总局的王鹤寿,两人跑出来到附近的秦皇岛,考察考察这里的小型钢铁厂。

“河北这个地方,就是适合搞钢铁工业,”王鹤寿说,“煤矿多,任何一个地方,方圆一百公里以内,总能找着上规模的煤矿;铁矿差不多也是这样,河北现在已经发现了好几个铁矿,品位高的给大钢厂,品位低的供应小型钢铁厂。”

唐华:“说起铁矿,国内还是缺高品位的铁矿。因为铁矿的缘故,我们的钢铁生产成本总是比苏联高3到5个百分点,比美国和北欧高5到10个百分点。”

王鹤寿:“啊?我们钢铁局的统计,即使比北欧富矿铁厂,生产成本也就是高3%左右啊。”

唐华:“你们那个统计方式没有考虑工资平价。劣质铁矿洗选矿要占用很多人力,高炉排渣也是一样,这些人力成本如果按国内40到60的月工资来算,自然是很低的,但按欧美的人力成本算,可就不得了了。”

秦皇岛钢铁厂很快出现在两人眼前,唐华和王鹤寿先在厂区外观察观察。

这个钢铁厂……是双小高炉双小平炉配置。第一套小高炉-平炉建设得很快,是全国第二个竣工的小型钢铁厂。因为河北和天津建设用钢量很大,第一套小高炉投产后不久,第二套就开工建设了。

王鹤寿:“当初我们给小钢铁厂定的指标,是生产成本不超过大型钢铁企业的120%就算合格,秦皇岛钢铁厂的成绩比我们定的及格线要优秀得多,他们现在的出厂价可以做到和大型钢铁企业基本一样。当然,产品仅限于碳素钢钢筋。”

……

唐华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工作中的小型钢铁厂。

第一感觉是这工厂还真是“小”。

年产钢1.4~1.5万吨,听起来很不少的样子,但是一万五千吨折合每天41吨而已——人可以下班,高炉一般不熄火,设备是在轮班工人的操作下一年365天运转的。每天41吨,钢铁比重是7.8,每天出产的钢材只有5点几立方米。

看上去和三层小楼差不多高的小高炉像个老式暖瓶,每隔几小时出一些红亮的铁水,进入炼钢平炉——这平炉因为没炼铁炉高,看起来更加不起眼。

收纳铁水后,平炉那边红光闪闪,时不时冒出一些火花,除去杂质调整含碳量,这就成了。再往后看,就是热轧钢筋程序。

热轧出来的钢筋堆积在厂区边缘,正如王鹤寿和秦钢厂长所言,现在的钢铁厂就没有积压的,一个星期之内肯定有单位过来运走。

每天41吨的钢筋,要是用21世纪的大货车,一辆就够了,可能还装不满。现在的3吨卡车,也不过十多辆。

在其他地方,有一些小钢铁厂就是没有铁路,每天十多辆次的卡车运走钢材,每天几十辆次的卡车运进来焦炭、矿石、其他原料,如果铁路和水运码头距离工厂10公里以内,20辆卡车就足够撑起这家小钢厂了。

“离唐山这个大钢铁基地这么近,秦皇岛钢铁厂以后的发展可能也要注意和唐钢的区别。”王鹤寿说。

厂长:“我们和唐山距离一百多公里,确实很近,但是秦皇岛本地就能把我们的钢材全消化了。其实在我们厂投产之前,秦皇岛的单位到唐山要钢材也不容易要到。”

王鹤寿:“是啊,唐山的钢材大部分供应天津和北京了。”

唐华:“所以钢铁工业局的第四个大型钢铁企业设在唐山,还是有必要性的。”

唐山钢铁新厂,已经写进“二五”规划里头了,1958年开工建设,两期工程,每期年产量150万吨,全部完成后又是一个300万吨钢铁企业。

看上唐山这个地方,不仅是因为华北地区的钢材需求越来越大,还因为唐山南部就是曹妃甸,这是一个航道水深36米的潜力巨大的航运码头。

渤海湾的其他港口,包括天津和秦皇岛,水深都没有曹妃甸大……

到1964年,第二期工程竣工时,唐山的300万吨年产量可以用河北铁矿和河北煤矿供应。第三第四期工程会更晚。唐华估计,以中国的工业品产量增长幅度和出口竞争力,到那个时候,应该可以支撑从国外进口矿石之类的工业原材料。

……

从秦皇岛出发,沿着公路深入内陆,行进180公里左右就是承德。

钱学森正在承德搞事。

任新民被派去乌梁素海跟进东风-2的67吨推力第一级的试验情况,钱学森从天津呆着120吨火箭发

动机的样机,到承德进行地面试车。

7月乌梁素海试验的情况看,第一发试验,67吨发动机的主喷口工作正常,火箭也正常飞上天再掉回来,但是,从雷达跟踪和光学跟踪的数据看,火箭的游动发动机有一个喷口工作状态是不正常的,只是被多喷口+控制系统自动纠偏给掩盖了过去。

因此7月的试验后,任新民和基地部队一起,在乌梁素海捡零件。

一捡就是一个月,当然主要不是寻找零件,而是在基地就地分析故障的主要原因。

“钱主任,任新民那边分析出了主要原因,他正准备返回天津。”

屠守锷对钱学森说。

“效率还挺高,”钱学森说,“按我们的规程,找出故障,是生产问题就改流程,设计问题修改方案,再然后,还是要把新机送到承德来测试。”

屠守锷:“40吨级发动机一次过,60吨级发动机就没能一次成功。咱们要做的是过百吨发动机的测试,估计出岔子的概率就更高了吧。”

钱学森:“也不一定。科研和工程设计这个东西,有时候也讲点运气……”

……

傍晚。

承德的火箭发动机试验台。

试验台安装好发动机,一切准备就绪。

这个垂直试验台地上4层、喷口正对的地下还挖了20多米,以修建耐热燃气通道和导流通道,最多可以测试600吨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作为垂直试验台,它在伺服控制机构工作时,可精确测定作用在发动机上的控制力与干扰力,游动喷口发动机一般还是在垂直试验台做比较方便。

试验台地下室的值班人员在电话里报告一切准备就绪,从窗户往外看,试验台四楼的绿灯也亮起了。

“实验开始。”钱学森对着电话说。

两秒之后,试验台毫无动静。

钱学森:?

5秒,10秒,……

屠守锷:“今天可能是运气不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