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红星照耀扶桑 > 第三五四章 友谊万岁

王委员长给艾森豪威尔的礼物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一场对美国的总攻。

朝鲜战场进攻。

扶桑进攻。

苏门答腊岛进攻。

让艾森豪威尔一上台就面对美国在亚洲的全面失败……

王委员长可是民主党的好朋友。

哪怕他这些年和杜鲁门斗,也改变不了他是民主党好朋友的本质,只不过他在民主党内过去支持的亨利.阿加德.华莱士,后者因为反对美苏对抗主张和平主义,被共和党骂为钢铁同志的狗,最终在四八年与民主党决裂自建进步党,但在大选中没有获得任何选举人票,只是在王跃支持下获得了两百万张选民票。

他已经彻底退出政坛,他本来就是个大农场主和农业专家,目前养鸡外加种玉米。

和扶桑有大量贸易。

而诺林顿在政坛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接收他的政治遗产。

华莱士是罗斯福的主要助手,后者第三任期的副总统,预言光头佬没有治理华夏的能力,战后华夏必然要以一场革命推出新的领袖,他彻底退出政坛后成了诺林顿的好友和实际上的幕后政治顾问,同时作为农场主们的代言人,和美国粮食最重要采购者王跃关系密切。

只不过诺林顿不谋求做总统,而且忠于民主党,所以反而成为民主党各派都拉拢的。

他的后台老板王跃也一样。

斗争归斗争。

朋友还是必须要做的。

但和共和党就完全不是朋友了。

实际上共和党也不可能和王跃做朋友,因为共和党的支持者正在面对扶桑工业品的冲击,已经有不少美国资本家在喊狼来了。

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美国必然要在贸易上采取行动。

王跃的反击也是必然。

总之,王委员长这个美国人民的老朋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恐怕是很难继续演下去了,倒是有可能变成未来几年和美国冲突最频繁的,好在也没什么大不了,戏终究有演不下去的时候。

再说美国又不是联邦政府能管得了地方的。

加州和中西部人民会继续和王委员长做好朋友的。

五二年很快到来。

双方战俘的托管让王委员长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继续光辉。

他不但保证了美国俘虏的安全和健康,还雇佣他们工作,为他们开工资,虽然是发扶桑的货币。但这些俘虏却可以用这些钱在扶桑购买各种工业品,然后再把这些质优价廉的工业品送回国内,使用这些工业品的美国人会主动到扶桑进口更多。

至于他们很快按照合同被送往华夏的工厂这个就没人关心了。

送到华夏也是扶桑雇员。

他们还是会定期到扶桑去休假或者与亲人会面。

甚至他们的亲人都干脆到扶桑等着他们共度假期,这个战俘做的还是很惬意,连一些舍些不得分开的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工作地都安排上。

无非就是提供宿舍而已。

而同时那些被俘的志愿军,则同样进入扶桑的工厂,在扶桑学习各种技术,这样他们如果愿意回国,很快就会成为国内工厂的技术人才,不得不说这对他们也很好。

而在王跃忙于代管战俘的同时,由佐尔格政委再次前往莫斯科,最终和钢铁同志确定了王跃的租地开荒计划。

准确说是叫友谊农场。

为了展现苏联与扶桑同志加兄弟的友谊,苏联提供土地扶桑提供人员设备,共同建立一个个农场,农场产品优先供应扶桑,并且在苏联有单独的销售网络。也就是说这些农场可以在苏联的各大城市有自己的商店,把他们的产品直接拿到这些商店出售,以此展现扶桑和苏联的深厚友谊。

至于扶桑从哪里弄这些农场工人这个就与苏联无关了。

反正钢铁同志心知肚明。

但这对苏联是好事。

苏联缺粮。

而且始终都缺粮。

但他们的人口有限,尤其是战争造成大量青壮年死亡,想开荒都没有足够的人力,毕竟这时候苏联更重要的是工业建设,不可能把宝贵的工业人口送去开荒种田。

而扶桑不缺粮,这些农场只是有备无患而已。

正常情况下产的粮食就是给苏联的。

钢铁同志当然欢迎。

王跃有资金,华夏有劳动力,苏联有荒地,三家合一最后产的粮食给苏联,这对他们是好事,唯一的问题是苏联境内一个个华夏人聚居区的出现。但这些人与华夏政府无关,他们是扶桑雇员,钢铁同志或许会对华夏有警惕,但对扶桑完全没有,几十万苏联红军就在扶桑。

他警惕什么?

扶桑二号人物还是他最信赖的前特工呢!

苏联准加盟共和国可不是吹的。

就这样这个计划正式展开,扶桑设立国营农垦集团,从华夏以国企工人的标准招募农场工人,就是那些地狭人多,耕地数量不足的穷山沟,比如说陕甘宁……

包括某些人。

但到了扶桑就没有身份区别了。

全都改造成无神论者。

还有湘鄂赣山区。

太行山区。

沂蒙山区。

总之全是这类地方。

然后先在扶桑彻底打乱原本的地域区别,混合起来重新分派,由佐尔格政委挑选政委,所有农场全都要配上政委,杜绝一切牛鬼蛇神,全都培养成真正赤色战士。给他们配上各种农业机械,充足的化肥,这个苏联就能提供,最新的良种,这个扶桑和美国都能提供,然后一个个农场垦荒队就这样组建。

他们直接海运海参崴,然后乘坐火车前往苏联政府指定的垦荒地。

其实也不会太远。

这时候苏联远东又没多少人口。

实际上就那么几个城市,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无人区,尤其是临近华夏边境的地方,实际上第一批友谊农场都在滨海边疆区,尤其是兴凯湖一带,毕竟这种明显有很大政治性的农场,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见效,而兴凯湖一带本来就是苏联垦荒的重点。

只不过他们缺少足够的人力,开垦的数量有限而已。

但现在不一样了。

那些携带大量农业机械的华夏工人,会迅速把整个兴凯湖东岸变成良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