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玄幻言情 > 祖师爷赏碗饭吃吧! > 第111章 赛诗会

接收欣天府一个月,各项工作内容都已经步入正轨。

相对于南溪府和黄州府而言,欣天府的人口、税收、经济、教育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档次,杜书贤的势力在天下各家反王中已经算是中等水平。

可是令杜书贤难以接受的是:书社学子几乎跑干净了,没有人愿意为杜书贤效力。

由于知识分子的大量缺口,导致许多事必须由刘博文亲力亲为。

原本南溪、黄州两府地贫民穷,公文还不多,可要是一加上相对富庶的欣天府就完全不同了,每天的公文数量直接翻了一倍。

这给刘博文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每天都有大量的公文堆积在一起,等待批复。

杜书贤看了看身边的人,文化水平较高的只有两位夫人和常玉春,无奈只能将他们一起派去处理公务。

好在王菖蒲自小跟着父亲处理政务,罗娇娘受到贺国公多年的熏陶,常玉春也是机敏之辈,有他们的加入,刘博文确实轻松了许多。

可杜书贤却愁得头疼:为什么这些学子都不肯留下来呢?

带着这个问题,杜书贤请教过刘博文和庄同,这俩人的见解一致:因为书社在数十年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一切评定考核都有隐性的标准。

也就是说:那些学子的思想其实已经被贾家和梅家彻底控制了。

杜书贤想起了自己在江南的遭遇,苏杭城的米老爷曾经对“无德皇帝”的说法如此深信不疑,甚至甘为梅家的忠犬。

直到他离开了梅家的地盘,这才有机会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终于意识到曾经的自己是多么可笑。

只是杜书贤从没想过:原来远在西北边陲之地,这里的思想也早就被贾家和梅家渗透得千疮百孔。

若非自己两世读书,恐怕也要堕落成这芸芸世界的昏聩众生。

怎么办?大开扫盲班,培养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来念书识字吗?

这当然是必须的,可是这个方法收效太慢,根本无法解决燃眉之急。

杜书贤躺在床上,他在思考,从两个世界的历史中,寻找可以解决眼下困境的方法。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个用不上。

大兴科举,废除孝廉制度……这个也不适合。

……

思来想去,杜书贤眼神一亮:此举虽然无奈,但是快则三月,慢则半年,必定会起效。

“腾”地一下跳下床,杜书贤来到府衙,把两位夫人和常玉春全部叫走:“跟我去干一票大的。”

刘博文很无奈:“好不容易来两个帮手,这下好了,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又到校场,让徐天德、公孙莫带上可靠的士兵,赶五辆大车跟自己出门。

就这样赶了四天路,不断躲避着沿途的哨卡,众人终于来到了丰台府。

留下公孙莫和车队在城外等候,杜书贤自己带着两位夫人和徐天德、常玉春潜入城中。

先在估衣行买了几身文生公子衫,头上配了一方头巾,手中拿着折扇轻轻扇着。

徐天德长得五大三粗,常玉春长得贼眉鼠目,这俩人扮成书生的模样总有些差强人意。

好在杜书贤相貌不错,本身也腹有诗书,看起来挺像个样子。

两位夫人自不必说,女扮男装,成了两位翩翩美少年。

五个人一起来到书社,听着众学子们高谈阔论,基本论调都是贾家英明,梅家强盛。

在这些知识分子的眼里,无论是东北王丁锐、白州府张辉瓒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角色。

王菖蒲饶有兴致地问:“诸君看那杜书贤如何?”

有一个胖书生腆着肚子点评道:“那杜书贤早年也算个人物,可他是仗着朝廷给他的资源倾斜,这才能够大破北狄挣个虚名。如今杜书贤胆大妄为,竟然扯旗造反,我等仕林学子皆不屑与之为伍,早已成为孤家寡人。只要贾、梅二家天威来到,杜书贤必死无葬身之地。”

罗娇娘不服:“可是杜书贤曾经差点杀了贾宰相,两次!”

胖书生摇头晃脑地说:“这才说明贾公乃天命所归,宵小之辈焉能伤之?”

罗娇娘说:“可是杜书贤曾在万军丛中斩了敌将首级!”

胖书生依然固我:“莽夫之勇,何足道哉。若论武力,天下谁人能及梅公乾花?杜书贤若是能战,哪能让舅兄王勇死在梅乾花的锤下?”

罗娇娘还要争辩,被王菖蒲拉住:“够了,别说了。”

王菖蒲转头,对胖书生投以微笑:“先生高见,不知贵姓高名?”

胖书生也笑着点点头:“不才免贵姓徐,名茂才。”

王菖蒲说:“茂才兄,我们会再见的。”

徐茂才看着俩人走开的背影,心中暗忖:“这两个人眼生,是外来的,说话又这般腔调,该不会是贾家或者梅家的人过来微服私访吧?”

产生了这个想法,徐茂才打定主意要卖弄一番,于是走到讲台前高喊道:“各位兄台,小弟徐茂才打扰了。前几日,我去城外游玩颇有感触,偶得一诗,愿与诸君分享。”

台下众人纷纷捧场鼓励,有人给送来了纸笔,徐茂才刷刷点点,一首诗仓促攒就。

文曰:东风初起归南燕,雨蛰时节唤农人。红日初起我亦起,立命安身只由勤。

雨露未干踏新土,林间新嫩始知春。刨笋烹食休言早,待成老竹难入唇。

徐茂才说:“诗句中暗藏‘人勤春早’四个字,勉励我等学子须得专心用工,时不我待啊。”

新诗亮相,众人纷纷鼓掌喝彩,徐茂才也频频向台下致意,并且有意无意地看向这几个新来的生面孔。

其实此诗写得仓促,格律韵脚尚有欠缺,众人的喝彩多半是捧场而已。

有了徐茂才的抛砖引玉,众人的创作热情也被调动起来,又有一个人出来说:“我来写一首,就以春日为题。”

文曰:万象更新又是春,开天一斧破鸿蒙。吹面不寒风摆柳,陌上新芽始发生。

绵绵化雨言好事,窃窃声低喜新虫。芸芸农家新作物,漫漫桑田紫气东。

“好!”台下众人齐声喝彩。

杜书贤点头:“此人确实有些文采,遣词造句能力比刚才那位强了许多。”

跟身边的人打听了一下,这个人叫做:李群治。

接下来,众学子又出了三五首诗词,品质也都不俗。

只是杜书贤身边的那个人被问烦了:“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老是打听别人的名字?”

杜书贤一时语塞,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徐茂才眼尖,赶紧跑了过来解围:“我们都那么熟了,自己人别比了,这位兄台是外面来的,必然有些文采,请他作诗一首如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