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军事 > 三国从接手西凉铁骑开始 > 第340章

点弄死孙策。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祖郎,还有什么严白虎、潘临等山越贼寇,孙策现在只想尽快夺了庐江和豫章,然后剿灭江东境内的这些山越,至于什么荆州和交州,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招惹李暹,那更是暂时想都不用想,打不过还是其次,关键是根本没时间,腾不出手。

正在这时,一个气质儒雅,文质彬彬的儒生开口道:“在下以为,此时要紧之事却并非是商讨如何夺取庐江和豫章两郡,而是需先派人赶往长安,向其解释主公夺取丹阳郡之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这叫什么话,丹阳又不是他李暹的地方,我们夺取了丹阳,还需要派人去跟他李暹解释?

孙策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目光投到了这个儒生的身上,黑着脸道:“子敬这是何意?”

没错,这个文质彬彬的儒生正是鲁肃,鲁子敬。

也正是因为说出这句话的人是那个曾经在他大军缺少粮草之时,送了他一仓粮食的鲁肃,孙策才能压下心中的怒火,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此时他孙策刚刚攻下丹阳,正是他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不说点好听的话也就算了,反而说什么让他派人去长安为攻取丹阳郡的事情给李暹一个解释?

这要是换成别人,依孙策的暴脾气,早让人把他拖出去砍了。

请假条

刚回来,今天更不了了,明天再更吧。

对不住了各位大爷,明天一定想办法补上。

.............................................................................

第609章 公瑾,你怎么看

满堂文武的目光都投到了鲁肃的身上,孙策望着鲁肃的目光有些不善,鲁肃却浑然不在意,冲着孙策拱手一礼。

“刘繇乃汉室宗亲,主公不宣而战取了这丹阳,已是落人口舌,庐江郡与安丰接壤,紧邻淮南,丹阳又紧挨着广陵。”

“此番若是我等再无故攻取庐江,必会引起李暹的忌惮。”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在下以为,主公还是派遣一人前往长安向李暹解释清楚的为好。”

孙策微微一动容,鲁肃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眼下都已经夺取了丹阳,若是再攻取庐江,难保不会让李暹产生误判,误以为自己想要谋取豫州和淮南之地。

若是真引起了这样的误会,以李暹骑兵之利,江北怕是就没自己的立足之地了,孙策沉吟了半晌,目光投到了周瑜的身上。

“公瑾,你怎么看。”

周瑜与孙策自幼交好,交情甚密,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两人情同手足,遇上了难以做决定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周瑜,想听听周瑜怎么说。

周瑜思索了许久,道:“子敬所言不无道理。”

孙策问道:“你也要我向那李暹低头?”

周瑜摇了摇头,笑道:“主公此言诧异,这并非是向李暹低头,主公身为汉臣,无故攻伐其他诸侯,理当向天子解释缘由。”

“主公此番派人前往长安,不是向李暹解释,而是跟天子解释,其次才是交好李暹。”

孙策皱了皱眉头,道:“这有什么区别吗,当今天下,谁不知道天子是李暹的掌中玩物,我若派人前往长安,在天下人的眼中,我就是在向李暹低头。”

周瑜笑道:“天下人如何看待主公,那是天下人的事,就算全天下人都觉得主公是在向李暹低头,主公此番派人前往长安,也只能是去与天子解释。”

“便是强如李暹,征讨各方之时,所打的旗号,也是奉天讨逆,这便是大义。”

“主公可还记得,当初我们为了从袁术之处脱身,不也是将传国玉玺送给了袁术。”

“若是我们当日没有把传国玉玺送给袁术,主公又何来的今日。”

“在下以为,主公此番不仅要派人前往长安解释攻取丹阳之事,还需打着进贡的旗号送上礼物,恳求天子加封主公为讨逆将军,吴侯。”

“如此,主公便可名正言顺的拥有江东。”

周瑜此人,并非如演义中的那般小肚鸡肠,相反,气量宽宏,为人豁达,从不妒才外,还极有远见。

演义中的三气周瑜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死的两年间,诸葛亮一直在零陵一代负责后勤工作,两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见面,哪里来的较量。

甚至连草船借鉴的典故,也只是罗贯中借鉴来的,草船借鉴严格来说不是借,主角更不是诸葛亮,根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记载,正在‘草船借舰’的人是孙权,并且孙权也不是为了什么的借箭。

孙权巡视遇袭,眼见着船要因一侧受箭倾倒,就命人调转船头,换一侧再受箭,保持住船的平衡,平安回到营寨。

赤壁之战功劳最大的是周瑜,和诸葛亮其实没什么关系,诸葛亮当时的身份是外交家,完成的任务是孙刘结盟。

周瑜这个人除了英年早逝以外,活生生的就是一个令人嫉妒的小说主角模板,出身世家,长得帅,文武双全,老婆漂亮,年少有为,这样的人生,还需要嫉妒别人吗。

父母双亡,有车有房,长相英俊,文武双全,年少有为,就这配置,轻小说男主都得自愧三分。

历史上的周瑜更接近苏轼的那首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周瑜看来,以当今天下的形势,向李暹低头并不丢人,况且以眼下的形势,也不得不向李暹低头。

如果只是以所谓的面子,能让孙策名正言顺的拥有江东,这面子又有何丢不得。

现在的孙策,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扬州,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名,一个朝廷册封的官职,否则他占着江东名不正言不顺。

指望朝廷能册封一个什么扬州刺史,扬州牧之类的就算了,九江郡在李暹的手上,如果孙策成了扬州刺史或是扬州牧,岂不是要李暹自己弄出一个有争议的地盘。

除了扬州刺史和扬州牧以外,想要名正言顺的占据江东,没有比吴侯这个封爵更合适了。

孙策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眼前一亮,随后又面露犹豫之色,道:“那李暹,能愿意册封我为吴侯?”

周瑜肯定的点头,道:“会。”

孙策微微动容,凝望着周瑜,问道:“为何?”

如果真能被加封为吴侯,低头也就低头了,况且还可以打着向天子解释的名号去,与其说是向李暹低头,不还可以说成是尊奉天子吗。

吴侯之位,对于他来说,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侯爵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吴侯,他能名正言顺的占据江东,不用在担心江东世家或是山越草寇打着替朝廷剿贼的旗号反对他。

现在江东的地盘严格来说只能算是被他控制的地盘,而不是属于他的地盘。

在江东百姓的眼中,他孙策就是不知道哪来的叛军首领,带着一帮叛军占据了江东。

江东反对他的世家以及那些反抗势力,哪怕是山越草寇,都可以称呼他孙策为叛军,袁术贼军的余孽。

即便那些看孙策顺眼的江东百姓,觉得孙策占据江东也挺不错的那些人,提到孙策之时,心里的第一反应也是没底,觉得孙策不是朝廷正统册封的管辖江东的官员,是叛军。

只不过这个叛军没有到处烧杀抢掠,对百姓还算不错就是了。

可再怎么好的叛军,还是叛军,毕竟四百年的大汉早已深入人心,他们哪怕对汉室再怎么不满,心里的第一印象在那呢,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

如果获得了朝廷册封的吴侯之位,虽然不一定能让那些反对他的人变得支持他,但却可以打着朝廷的名号,把对方定义为叛军贼子,号召江东百姓为国剿贼。

当今乱世,官职爵位在没实力的人手中可能没什么卵用,没什么意义,但在有实力的人手里,那就是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一杆让自己站在制高点的大旗。

第610章 朝廷必将会加封主公为......吴侯

周瑜之才,在坐江东众文武皆有所耳闻,此时听到周瑜如此断言自家主公能获得吴侯之位,江东众文武皆来了兴致,目光纷纷投到了周瑜的身上,想要听听他为何如此断言朝廷会加封孙策为吴侯。

周瑜淡然一笑,道:“不久前,李暹令张辽领兵进驻雁门,又让陈到和谢石二人率军逼近许昌。”

“当时在下就断言李暹只是想替袁绍解围,并没有对兖州用兵的打算。”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张辽大军进驻雁门,逼退了公孙瓒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动作。”

“陈到和谢石二人的大军,也只是逼近许昌下寨,并没有乘着曹操回师之前夺下许昌。”

“由此可见,短时间内,李暹并没有要对曹操用兵的打算。”

堂内众人纷纷点头,当初他们得知李暹调遣大军北上之时,他们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觉得李暹要对曹操下手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进言孙策乘此机会夺取丹阳。

在当时,只有周瑜一人持反对意见,言李暹此次调兵北上只是虚晃一枪,目的是为了给袁绍解围,并没有对兖州用兵的打算。

只不过,当时所有人,包括孙策在内,都觉得李暹想要一鼓作气夺下许昌,才急不可待的选择了攻打丹阳。

奇怪的是,当时周瑜明明已经看出李暹没有要攻打兖州的意思,却不知为何并没有阻止他们攻打丹阳。

想到此处,众人不禁感到一阵后怕,如果当时他们知道李暹没有对曹操用兵的意思的话,他们可不敢向孙策进言攻打丹阳。

丹阳紧邻淮南,选择在那个敏感的时候攻打丹阳,难保不会让李暹误会他们跟曹操达成了什么秘密的协定。

张昭望向周瑜,问道:“公瑾是如何看出李暹只是想替袁绍解围,并没有对曹操用兵的想法的。”

包括孙策在内,堂内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到了周瑜的身上,他们也很像知道,周瑜是如何敢断言李暹没有攻打兖州的心思的。

曹操势虽大,但李暹的实力更大,曹操的大军正陷在冀州,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他们这些人看来,怎么看都是夺取兖州千载难逢的良机。

当时李暹的大军虽在益州,可曹操的主力也在冀州,兖青两州几乎处于虚不设防的状态,凭着李暹汜水关、南阳、下邳三地的兵马,足以横扫了兖州。

而李暹又并非是一个守陈之主,此人野心勃勃,这千载难逢的良机,他竟然没有取了兖州,着实让人有些想不通。

周瑜笑道:“李暹如果想打兖州的话早就动手了,早在他剿灭袁术之后,就可以乘着吕布大乱兖州之时,挥军北上,一举剿灭曹操和吕布,平定兖州。”

“而这次,他如果真的想要攻打兖州,又何必令张辽领兵东进,进入雁门,他只要命陈到率军奇袭许昌,谢石挥军北上攻取兖州各郡便可,又何必在攻打兖州之时,还要去招惹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