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科幻 > 瘟神闯大明 > 第42章 京营

底下人哄的一声直奔那营帐而去,开什么玩笑!老子还没活够呢!傻子才去辽东送死呢!

几个时辰之后,这些人全都登记交了银子,阎应元一笑:“好!大家可以回家养伤了!”营门被打开了,这些人乱哄哄的走了出去。

眼前的景像让他们大吃一惊,上万名士兵手执长枪杀气腾腾的分列在营门两侧,大批锦衣卫则排成阵列手执弩箭闪着寒光对着营门,见他们走了出来,刘忠华大喝一声:“收!”锦衣卫收起了弩箭,队伍分列两边。

而国公府的郡主也是全身披挂骑着马站在那里,身后是一千多杀气腾腾的国公府亲兵。

这些人顿时一个个吓的腿都快软了,这幸亏刚才只是小小的抗议了一下,如果是真的闹起来,恐怕小命都保不住啊!谁都知道当今皇上可是敢动刀子的。

而且这些人也明白了,里面那位砸了他们饭碗的人,是国公府要保的人,没看见郡主都亲自跑来撑腰了嘛!他们再大也大不过国公府。这些人一个个乖乖的从队伍中间穿过,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待这些人走完,阎应元出了营门,那一万多士兵立刻列队跑回大营,刘忠华驱马过来:“阎大人,此间事情已了,我这便去皇上面前复命!”

阎应元一拱手:“有劳刘大人相助,应元在这里谢过!”刘忠华一摆手:“阎大人不必如此,你我皆是皇上倚重之人,理应为皇上分忧解难。”

正欲再说,忽然感觉一道目光从远处射过来,让自己浑身不自在。一回头见郡主正盯着自己,刘忠华立刻闭了嘴,回头冲着阎应元坏笑道:“哦!阎大人!我还有事,先走了!”说罢带着人头也不回的跑了!

阎应元走过来,来到如玉马前躬身施礼:“应元谢过郡主相助!”如玉正欲说话猛回头:“还不快滚!”身后两员亲兵将领立刻带着人跑了,边跑边喊:“小姐啊!你这可是卸磨杀驴,我们回去告诉国公爷!”一群亲兵嘻嘻哈哈的跟着跑了!其余士兵们也嘻嘻哈哈的跑步进了大营!

如玉翻身下马,来到阎应元面前:“阎大人,果然厉害,轻轻松松便解决了让许多人头疼的事,而且还白赚了这么多银子,如玉佩服!”

阎应元脸一红:“应元谢过郡主相助!”如玉脸上也是一红:“你回去一趟吧!你母亲和妹妹皆已接到京城!”阎应元愣了!怎么母亲和妹妹也来了!

如玉向营内一招手,立刻便有军士从营中牵马过来,二人上马直奔别院而去。来至别院门口,如玉站在门前却不敢进去,阎应元也尴尬的站在那里。

这时门内跳出一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见到阎应元便惊喜的喊了起来:“哥?娘!哥回来了!”说罢便跑上前拽着阎应元往门里走,刚走了两步回过头对如玉说到:“你也来吧!”

让国公府丫鬟们震惊的事发生了,自己的郡主居然轻轻的点点头,跟在后面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几个丫鬟互相看了看,这还是我们的郡主吗!

阎应元进到院中,老母亲也迎了出来,见到阎应元高兴的眼泪都出来了,“娘!”阎应元喊了一声,老太太高兴的应了一声,“好!好!我儿有出息了!”看看阎应元身后的如玉,老太太又笑了:“好!好!”如玉脸红的不能再红了!

近十万京营,最后只剩下一万多名士兵,而将领则跑的就剩下两人。阎应元看着二人问道:“二位将军为何不走!”二人互相看了一眼“扑通”一声跪下了。

“大人,我二人俱有家人死于鞑子手中,此仇不报岂能为人!”阎应元用手一指那些留下的士兵:“那他们哪?”

二人一拱手:“大人,这些人其实有很多人都是从辽东逃难过来的,有很多人也和鞑子有仇,不过他们不是京营正式编制,好多人只是为了口饭被那些当官的拉来充数的,他们只能算是辅兵而已!”

阎应元点点头,望着那一万多人喊到:“你们这些人愿意明天便随我去杀鞑子吗?”那些人互相看了看忽然举起手高喊:“杀!杀!杀!”

阎应元一笑:“好!”说罢一回头对着卢象升说道:“好了!大帅!卑职的事已经办完了!下面就是大帅你的事了!”

卢象升立刻将这一万多人全部编入京营,这样自己手中便已经有了近三万人。而朱由检又将练兵之法交于卢象升,整个训练从内务开始,然后是每天负重十里长跑,回来之后又是站军姿,这一条条一件件让士兵们每天都过的非常酸爽!

京营这些跑掉的人,终于觉出不对了,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的交了银子跑路了。而且不是说要上大同和辽东的吗?怎么又没动静了!

知道上当的人们开始四下活动,有的甚至想闯进京营,但却被营门口的守卫抓住,一顿皮鞭给打了回来。这些人开始四处闹事要求返回京营,而文臣也抓住这次机会开始四下活动。有些武勋家的子弟也想活动一下,却被家里人一顿收拾,老老实实的在家里混日子!

此时正值全国举子入京赶考的日子,京城里来自各地的举子多不胜数,其中尤以东林书院为最。

东林书院建立之初,以天下为己任,为大明也算是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渐渐的随着名气的增大,抱有各种目的的人也进入了书院。

而那些商人也很快从中发现了机会,他们经过各种手段,挑中他们看重的人,然后花费大量钱财将其送上高位,而他们得到的回报便是各种各样的免税。

可以说此时的东林书院已经完全是为那些商人服务的了,什么朝廷,什么国家都和这些所谓的“君子”没有关系。

而八股文的兴盛以及上百年文官对武官莫名其妙的仇恨,让这些所谓的“君子”变成了极其自私的小人。而其中有许多有才华之人,为了达到自己所谓的“治国平天下”而不择手段,为了将他们眼中所谓的奸臣除掉,许多人甚至可以和建奴鞑子串通一气!

而东林书院则出了许多政治白痴,这些人整日空谈国事,而在一些大臣眼里便成了最好的棋子,张溥便是其中之一。

张溥出身官宦门第,只因为是婢妾所生,排行第八,故“不为宗党所重,辅之家人遇之尤无礼,尝造事倾陷诩之”,当面称他“塌蒲屦儿”,意为“下贱人所生,永远不出息”。

张溥遭此侮辱,勤奋好学,读书必手抄,抄后读过即焚去,如此反复七遍,冬天手冻裂,以热水浸暖继续再练。天启四年,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称为应社,人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后来遍及全国,超过三千人,平时以文会友,兼又评议时政,“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

天启六年,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在当时,复社成员发展几乎遍及国内,共三千零二十三人,著名的爱国文人陈子龙、夏允彝、侯岐曾、杨廷枢、顾炎武、归庄、陆世仪、瞿式耜、文震孟等都是社内中坚,苏州一带的文人入盟最多,他们有的在朝,有的在野,结成了浩荡洪大的政治力量。

由于张溥等人的筹划和努力,当时的文人士气大振。人人以痛骂阉党为己任,却不顾国家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而张溥也借此在士林中再次名声大噪,时人称之为草民中的平民皇帝。

魏忠贤一到南京,便开始让锦衣卫对复社和东林书院加强了监视,只是还没等他的报纸出版,张溥已经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带着大批士子北上了。

魏忠贤立刻将情况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朱由检看到后只是微徽一笑,一群政治白痴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早就做好了准备,诸葛亮舌战群儒,自己也要让这些自已为是的人丢尽颜面,只有让读书在百姓面前丢尽颜面,自己对大明读书人的改造才能真正开始!

他立刻给魏忠贤写了封信,信中要求他立刻开始搜集士子和官员商人勾结的证据,殿试唱名之日便是和士子官员决战之日。

离科举还有数日,张溥等人却已经在京城开始四下活动,凭着他在士子中的威望,一时之间张溥等人成了许多达官贵人的座上宾,而其中一些人则是为了让钱谦益和周延儒回京而四下活动。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逃过锦衣卫的耳目,消息源源不断的送入宫中,朱由检看后则是非常生气,一个普通的士子居然能成为某些官员的座上宾,这里面如果没鬼才怪呢,不过朱由检也不着急,发榜之后才是摊牌之日,毕竟这些士子还是想要入仕为官的。

孙元化的奏章也来了,按照朱由检的意思,一些商铺补偿给了那些士绅和王爷,而大批商铺的租赁则让孙元化一时之间挣的盆满钵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