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科幻 > 黄巢之子:爹你根本不懂做皇帝 > 第114章 博陵崔氏

黄旭想要完整的消化掉魏博地区,博陵崔氏就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以曹州三州为基础吞并掉魏博地区,是一个标准的蛇吞象动作。

曹州三州之地原本人口总计不到六十万,而经过黄旭的治理,收纳流民等等手段,人口不过百万之数。

而魏博地区的人口有三百四十万,还不算世家门阀所拥有的隐匿人口,如果加在一起的话,预计人口有四百万以上。

魏博治所在魏州,但是名字里有个博字,这个博就是博州,博州最出名的就是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乃是世家之冠,大唐最高贵的姓氏,没有之一。

虽然在安史之乱以后,世家门阀已经没落的不像样子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也有三千钉。

博陵之地,九成都是姓崔的。

所有的人,都属于崔氏的私产,地上掉个鸡毛都是崔氏的。

牙兵问题解决的很彻底,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崔氏的问题。

单纯的屠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黄旭对于自己的实力有很清晰的认知,现在还没有到跟世家门阀翻脸的时候。

书院的先生们提议他去找世家聊聊其实也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现在去根本见不到人家的面。

黄旭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并且河朔三镇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跟这些世家门阀也脱不开关系,甚至说人家在这里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想要消灭门阀世家,靠黄巢那种物理毁灭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

物理消灭不利于自己后续的统治,只会给后来者机会,并且历史走向也会像原本的那个样子,进入一个上百年的乱世,这不是黄旭想要看到的结果。

这个历史使命还是交给王仙芝或者是朱温之流的大唐本地人比较合适,自己还是先苟一苟再说吧。

····

····

在黄旭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坑崔氏的时候,崔氏的族老们也在开会讨论接下来怎么跟黄旭这个新的统治者相处。

“那孺子年纪不大,手段倒是狠辣无情,魏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说是已经把原来的那些府兵杀了十之八九了。”

崔氏的一个中年族老咬牙切齿的说道。

这人叫崔理,掌握着七房一脉的话语权,虽然年纪是族老里最年轻的,但是崔氏七房这十几年的发展却是整个崔氏最亮眼的存在。

“现在看来,似乎这新来的黄将军并没有对我们动手的打算,尽量还是少招惹。”

“该给钱粮给钱粮,该给人给人,不管是谁管理博州,总是需要跟我们打交道的。”

一个老的已经睁不开眼睛的老者淡淡的说道。

“二爷爷,您睁开眼睛看看吧,那孺子在曹州的一番作为就知道了,他迟早要对我们下狠手的。

曹州那边已经没有万顷以上的大族了,到时候一旦命令传过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崔理对于黄旭的调查还是比较靠谱的,唐代一顷是五十亩地,万顷就是五十万亩地,五十万亩是个什么概念呢,现代城市当中,昆山是连续多年的全国百强县之首,而昆山的耕地面积是21万亩,也就是说博陵崔氏家的地最低也是两个以上的昆山的面积。

以上还只是耕地面积,不包含建筑面积的情况下。

加上古代耕地开发水平的落差,可以理解为现代的一个地级市都是人家崔氏的。

“年轻人眼光要长远一点,关键是看彼辈的施政方略,官员且不提,只看郡中吏员的任免,离开了我们,他如何施政?”

又一个老人缓缓的开口,并且一出口就是核心问题。

“四叔公,您想多了,曹州那边人家连吏员都是自己培养的,根本就不用地方上的人。”

崔理又反驳了这位族老的发言。

“他哪里来那么多的读书人?”

“人家有自己的书院,虽然名声不算太大,但是学生不少。”

“都教什么内容啊?”

“农学,工匠,军略,儒家经典都有教授,不过教的最多的还是农学。”

“这似乎是专门培养吏员的?这位将军倒是有些远见。”

经过崔理的一番解释,众族老纷纷皱起了眉头。

“实在不行,安排联姻吧,这位黄将军似乎年纪不大?”一个族老提议。

“人家已经成亲了,我崔氏的女人难道要给人做妾?

再说人家家里妾室二十多个了已经,听说还豢养了百十个歌姬舞女。”

“年纪轻轻,如此急色,恐难长久。”

“那不是刚好,我们刚好送个妾室过去试探一下态度。”

“也只好如此了。”

家族会议的氛围越来越沉默,最后似乎没有人愿意再说话了。

其实众人属实是有点郁闷,什么时候崔氏沦落成了要考虑一个地方小将军的地步了。

这可是出了15位宰相的博陵崔氏啊,哪一位地方官上任不来崔氏拜访的。

黄旭这几天倒是也一直在琢磨着崔氏,经过这些天的琢磨,黄旭新的策划书也完工了。

在黄旭先北后南的大战略之下,魏博作为黄河北岸的第一片领土,建设新的城池和据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在新的策划书中,先抽干魏州的人力资源,然后作为模板,再复制粘贴到博州。

先后两项大基建,可以直接冲垮魏博地区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经济基础改变了,那么博陵崔氏的生存土壤就彻底消亡了。

其实不难理解,建设一座新城,就像是现代的房地产开发一样,会创造出大量的物资需求,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财富黑洞。

首先需要一个巨大的建材市场,木匠,瓦匠,砖窑,以及巨量的从业者。

这些在黄河南岸的曹州是经过实践证明的。

而这些基础的工业从业者只要能脱离土地的束缚,从农夫变成工人,生活条件的改善,会形成一个新的阶级,即工人阶级。

那么依靠土地供养而形成的博陵崔氏就会很快土崩瓦解,同样的情形可以参考九十年代的打工潮。

这个过程再加上一些行政手段加速,可以在三五年之内就抽空周边的其他地区劳动力人口。

而这样一项创举对于黄旭在民间的声望来说,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而三五年以后,王仙芝和朱温应该也能把朝廷给拱了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