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科幻 > 篡清,从在咸丰头上种草开始 > 第61章 领地发展

看着在工业园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魏武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他原本就是想要试验一下,看看欧美这些商人贪婪到了什么程度。

没想到,在免税和免费赠送土地的政策下,一下子吸引到了这么多大冤种。

他们贪魏武的免税和土地,魏武贪他们的工厂和投资。

这些英法的商人出钱建工厂,帮魏武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等到魏武和法国一开战,朝鲜就直接以大清藩属国的名义没收英法商人的所有财产,然后把这些人统一送到黑海豚劳改营地去。

至于英法会不会向魏武去讨要。

呵呵,那是朝鲜没收的,和我魏武有什么关系?

有本事,你们去找李昇去。

实在当不过去,就把李昇一杀,这就成了一笔烂账。

等到魏武统一了国家,朝鲜半岛直接划成省。

前朝债务自然一笔勾销。

到时候就算英法不服气,想要派军队来武装征讨。

也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打的过魏武。

正是有着这些底气,魏武坑起这些英法商人来,一点负担都没有。

反正都是要翻脸的,能多坑一点,就多坑一点。

在魏武的规划下,半岛将会成为他的一个试验场。

大农场,大工厂,集体领导制。

如果能顺利推行下去的话,就可以在他的地盘上推广开来。

最后在全国推广开。

将国家从农业国直接过渡为工业国。

完成了对朝鲜的规划后,魏武开始了新的一轮扩军。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他手中的军力也越发不够用了。

到了必须要扩编的时刻。

魏武再次扩编了六个师,将部队规模增长到12个师,共计32.4万人。

这里面还不算在西伯利亚新扩编的以鞑靼人为主的鞑靼人团。

西伯利亚前线要部署三个师,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鞑靼人团,共计8.6万人。

东北地区,部署两个师。

半岛部署一个师。

山东,直隶,山西,河南各一个师。

江苏对太平军前线两个师,一个骑兵师,一个步兵师。

还有一支海军部队正在训练未纳入统计。

以上全都是野战部队,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那种。

至于各地城镇乡村,还有巡警等辅助力量负责治安和城防。

这样就可以把兵力解放出来,用于作战。

虽然从规模上来说,魏武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军阀了。

整个亚洲,也没有哪一家比他的实力更雄厚。

但魏武还是觉得部队太少了。

毕竟,国家太大了,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

兵力再多也难免捉襟见肘。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军队,和越来越高的开支,魏武也有些头疼。

那就是随着军队越来越多,军费的支出也越来越高。

要不是,刚在半岛抄了大户,还真不一定能这么轻松的扩军。

“有什么办法能降低一下军费支出呢?”

魏武盯着地图思考着。

看着看着,魏武忽然灵机一动。

他之所以需要维持这么多军队,完全是因为边境线太长了。

所以才需要大量的军队去防守。

那么,如果将边境线缩短,是不是就能降低所需军队的数量了呢?

那么该怎么缩短边境线呢?

魏武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将邻国消灭掉。

将边境推到海边。

这样不就没有边境线了吗?

没有边境线,那需要付出的维稳成本将直线下降。

只需要一小部分巡警定期巡逻就可以了。

这就可以将大批的军队解放出来,投入更需要的地方。

魏武感叹自己真是一个天才,居然想到了这么轻松的解决办法。

魏武也为以后的征讨定下了基本策略,那就是以征服吞并为基本前提。

争取将边境线缩短,降低成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扩军,是为了日后的裁军。

定下了基本战略目标后,魏武加快了扩军的步伐。

同时,将夜校模式向全部实际控制的省市推广。

并专门从天津调教师,工程师和传教士前往各个夜校进行指导,加快人才的培训和储备,为接管全国的行政系统做准备。

在魏武进行全盘基础建设的时候,从西伯利亚前线传来了战报。

沙皇尼古拉一世接到了魏武的和平协议,并对此十分不满。

甚至直接处死了转交和平协议的瓦连京。

尽管此时,沙皇正在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但还是从各地抽调出了一支五万人的大军,在陆军中将巴甫洛夫的率领下,前往远东,准备一举夺回失地。

听到沙皇的动作,魏武笑了。

他早就知道尼古拉一世不会轻易放弃远东的土地。

但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果决,居然派出了五万大军。

要知道,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也总共派出了八万多人的部队而已。

为了对付自己,一下子就派出了五万人,可见对自己的重视程度。

不过,尼古拉一世的消息还是落后了。

魏武在西伯利亚前线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8.6万人。

还储存了大量的物资。

武器又比拿着老式滑膛燧发枪的俄军高了一个档次。

火炮更是碾压式的打击。

更是获得了绝大多数的鞑靼人的拥护。

兵力,武器,物资,民心,天时地利,全被魏武占据,魏武想不出尼古拉一世凭什么赢。

虽然,已经可以提前锁定胜局了,但魏武还是准备亲自坐镇去打下这场战争。

争取拿下更大的利益。

不过,在前往伊尔库兹克之前,魏武还要先去一个地方——外兴安岭。

索伦人的老家。

魏武就是依靠索伦人的班底起的家,现在索伦人生活的区域已经纳入了他的治下,是时候做出一些回馈了。

魏武带兵直接转向进入了外兴安岭。

为了防止索伦人误会,魏武还派出了身边的索伦亲兵,先行前往报信。

等魏武带着大军来到外兴安岭外围的时候,索伦部族男女老少全都聚集在山脚下等待着魏武的到来。

等到魏武到来之后,索伦族当代的族长立刻走上来问道。

“总督大人,这次真的不是来征兵的?”

其余索伦人也都目光殷切的望着魏武。

这些索伦人可是被大清坑苦了。

当年大清为了保证索伦人的战斗力,不准索伦人从事渔猎之外的任何营生,每年还征收貂皮税,遇到战事就从索伦部族中征兵。

有时候成年男子不够,就扩大规模,凡是能拉动弓弦的都要上战场。

连孩子也要作为侍从一起随军出发。

当年康熙征讨大小和卓的时候,军中年纪最大的索伦兵是79岁,可见大清对索伦部欺压的是多么严重。

以至于,索伦人听到征兵就发怵。

整个部族也从将近十万人降低到三万人上下。

“没错,本总督可和那些鞑子不一样,我是来带你们过好日子的,随我去伊尔库兹克,进城,过新生活。”

魏武大声喊道。

对于索伦人,魏武是这么打算的。

索伦人世代居住在山林里,贸然进城肯定会有诸多的不习惯。

内地的气候环境,他们肯定不习惯,横向对比,伊尔库兹克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地方。

这里背靠贝加尔湖,渔猎资源丰富。

而且,这里是东西伯利亚的首府,交通要道,未来的经济枢纽,必然会迎来巨大的发展。

索伦人到了这里,愿意生活在野外的,可以继续生活在野外。

愿意融入城市生活的,就留在城市内。

还能享受到一波城市发展的红利,也算是魏武对他们的补偿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