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72章 风起云涌(上)

十一月十八日,宣府。

大约三天前,素有“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美誉的宣府镇突然风云变幻。

起始于张家口堡,先是城中的粮店毫无预警地停业,迅速波及到宣府镇的其他城镇。

这引发的恐慌情绪使各地百姓陷入混乱,争相抢购,差点造成人员伤亡。

更令人费解的是,拥有张家口堡乃至整个宣府镇极大影响力的八大晋商对这种“异常”保持沉默,不仅没有出手稳定市场,反而关闭了其他生意。

如此一来,各地市场一片萧条,恐慌升级,黑市粮价飙升,不明真相的百姓苦不堪言。

不只是市民,这种紧张情绪还影响到了驻守各堡城的士兵,军中已出现士兵抱怨买不到生活用品的声音,虽未酿成动乱,但已是潜在的危机。

...

...

宣府城中一家不起眼的酒楼二楼阳台上,几个魁梧的汉子俯瞰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表情严肃。

“调查清楚了,确实是从张家口堡开始的闭市吗?”

片刻后,一道低沉的嗓音从领头的壮汉喉咙里溢出,他的容貌正是锦衣卫指挥骆思恭。

他受皇命,详查宣府富商与敌通好的案件,已在此处多时。

\"回禀大人,确实如此。\"

听见这话,一名锦衣卫队员扫视了明显冷清的街道,才一脸严肃地回应。

或许是预感到末日来临,张家口堡内的富商们并未掩饰,毫无预警地关闭了粮铺,似乎毫不畏惧日后官府的追究。

\"城内的粮食还能维持多久?\"

骆思恭听到耳边的问题,原本阴郁的面色更加难看,他低估了这些商人的手腕。

听到上司的询问,楼台上的几位锦衣卫面面相觑,流露出一丝为难,然后在骆思恭严厉的目光下拱手道:\"据微臣私下查探,恐怕支撑不过几日了...\"

张家口堡的几个富商掌控着宣府镇近半的粮草供应,突然停业,对市场的影响难以估量。

如果不是锦衣卫亮出身份,威逼利诱,让宣府城的部分粮铺继续营业,恐怕宣府早已陷入混乱。

即便如此,城中的粮价相比以前也上涨了超过三成,而且在民众抢购的热潮下,存粮已经接近耗尽。

照此态势发展,恐怕不用多久,城里的粮食就会被抢购一空。

\"大人,是否需要从大同等地方再筹集一些粮食?\"

早在锦衣卫察觉到张家口堡商人的真正意图后,他们就紧急从大同等地区筹集了一些粮食,虽是杯水车薪,但总比没有强。

现在宣府的动荡已无法避免,恐怕过不了几天就会波及军队,那时就不只是粮食被哄抢那么简单了。

手中有粮,总是有备无患,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闻言,骆思恭脸上闪过一丝动心,但短暂的思索后,他缓缓摇头。

大同离宣府不近不远,至少三天往返是不可能的。

既然混乱已不可避免,倒不如静观其变,看看张家口堡的商人还有什么招数,反正京城派出的骑兵很快就会到达宣府。

几天前,他就得到消息,天子已从四卫营和京营各抽调两千精锐骑兵,由几位武将率领,日夜兼程赶往宣府。

此刻他们锦衣卫轻举妄动,可能会打草惊蛇,刺激到张家口堡城里商人们的敏感神经。

这些边疆的豪门富商竟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私通建州女真,真是胆大包天。

\"大人,微臣担心军队会发生哗变...\"

看见骆思恭坚决地摇头否定,几位锦衣卫立刻谨慎地开口,视线同时投向附近的城墙,脸上流露出一丝紧张。他们清晰地看到,往常还有士兵巡逻的城墙上此刻空荡无人。

根据这些日子他们在宣府城的探查,他们了解到这里的将领与张家口堡的豪绅富商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尽管新任的宣大总兵杨肇基刚上任就以“换防”为由,将张家口堡外的将领调往大同,但宣府城中仍有将领与商人相互勾结。

\"安心,那些商人在逃离张家口堡之前,宣府不会乱。\"骆思恭深沉的脸上浮现出一种难以捉摸的微笑,他在锦衣卫任职二十多年,最懂得人性。那些商人在张家口堡投入了一生的心血,怎会轻易舍弃?除非到了生死关头,他们才可能“背井离乡”。

何况他们自信张家口堡和宣府都是他们的眼线,即使朝廷真有行动,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所以,在城中的粮食耗尽,或者他们决定离开张家口堡之前,宣府的局势不会失控。

\"严密监视城中的商家,特别是粮店。\"

\"一旦发现有人哄抬粮价,立即逮捕。\"

骆思恭扫视着寂静的街道,语气严峻地下令。京城距离宣府只有四百多里,就算铁骑为了掩饰行踪故意放慢速度,最晚后天也会到达。一旦骑兵抵达,宣府的动荡就会瞬间平息,那时就是那些商人的末日。

想到这里,骆思恭的目光变得锐利。这些商人竟然胆敢私通敌军,侵蚀大明的根基,罪不可恕。稍作沉思,他又把注意力转向大同,张家口堡的商人只是开始,而非终结。真正的大角色,还在大同。

比如那位世袭王位的代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