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现代言情 > 啼血录之凤鸣岐山 > 第9章 第九章

看着城中百姓对战的热情,和纷纷报名参战的决心,这一战赵王心底有了不少底气。

其身后的虞信见状,也感到非常的欣慰。

“小公子为何在这?”

只是,正在人群里看热闹时,一道不合时宜的熟悉的男声突然响起。

声音很温和,儒雅,但也不失高贵,疏离。

赵政听出来了,不慌不忙的转过身来。

果然,来者吕不韦。

见自家的公子都转过去了,赵高和房鸢也不得不转过去了。

不过,二人却没有赵政那般有底气,心里直发虚,躲闪着眼神,慌得很。

刚才离得远,仆人告诉他在人群里的那个小孩看着像他,还吓了一跳,连忙走过来确认。

现在赵政转过来了,看清楚了,还真是他,吕不韦很是不悦的看向赵高。

“你,身为小公子的近奴,理应知道小公子的安危很重要,这种地方,你们如何来的。”

赵高是公子异人的仆人赵升的儿子,也是从小跟着赵政的,负责照顾他,保护他。

“先生责备的是,高,再也不敢了。”

这次是他的疏忽,明知道小公子身为人质之子,还是秦人,这样偷跑出来很危险,他还是这样做。

奈何,今早房鸢一听到平原君的义举非得要来看看,他和小公子架不住,只得偷偷跑出来。

现在,那个躲在赵政身后的罪魁祸首,正瑟瑟发抖呢。

两只小手紧紧的无措的拎着赵政的衣角,扑闪闪的小眼睛虚虚的望着吕不韦。

吕不韦也注意到这个小姑娘了,生的倒是乖巧,精致,从细小的眉眼中也不难看出其长大后是个倾国美人。

比赵姬更甚。

想来这就是他们捡来的那个孩子了。

虽然吕不韦没有责备她,但面对吕不韦投来的目光,做贼心虚的她怎能心安。

这是谁?吕不韦啊,一个战国史上,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商人。

不仅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更是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

对于吕不韦那居高临下的威责,她和赵高两人都感到非常的害怕,直发寒颤。

吕不韦虽然平时习惯以温和儒雅示人,但多年行商的经历,和自身高贵清离的气质,这一下子严肃的黑下脸来,着实吓人。

阵阵寒气让两人不寒而栗。

好在,“先生,勿怪,是政要来看看的”,被赵政出言打破了。

面对赵政这个小孩,吕不韦是不得不给他一些面子的。

不管如何,他爹都是秦国公子,秦室王族,还是他对赌的一切,他的未来。

见他小小年纪,在他威压之下竟不受丝毫影响,果断,坚毅,沉稳。

他很欣慰。

“如此,那不韦也不再说什么了。”

瞬间,寒气全无,两人顿时轻松了不少。

赵政这才伸手将房鸢的小手给拽下来。

见到被自己拎的皱巴巴的衣服,房鸢不好意思的虚虚给他理了理。

不免有些尴尬,好歹自己是个大学生,怎么还不如赵政这一个小孩子呢。

嗯,不愧是千古一帝,这心性,这气质,这魄力,谁人可比。

“不知小公子看了这么久,可看出些什么来?”

迎着赵政往回走,这边走边问道。

房鸢在后面紧紧的跟着,还不忘悄悄的观察着前面的两人。

末了,还虚瞟一眼,见一旁的赵高正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眼里充满了愧疚和担忧。

乍一看,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正要仔细看时,赵高又连忙收回目光,低下头,规规矩矩的,什么也看不出来。

这倒疑惑了,难道,是刚才看错了。

“还望先生指教。”

赵政没有说他的心得,只是非常谦虚向吕不韦请教。

他知道,吕不韦腹里是有东西的,而他一直觉得吕不韦身上隐含着一股谋动之势,这让天性谨慎的他不得不防。

索性不妨一试。

这些,吕不韦还不知道,见他如此好学他也不吝啬。

“在,不韦看来,这赵王是一个难得的贤主,但不是个明主。”

是贤主,却不是明主?

赵政饶有兴致的望向吕不韦。

听到这话,房鸢立马回过神来,也很有兴趣知道为什么吕不韦会这样说。

同样都是在战国史册上风云般的大人物,为何在吕不韦口里会对赵孝成王以这样的评价。

奈何她们跟在后面,又人多太吵了,听不太清,只得在后面,兴斑斑的伸直脖子往前倾,生怕漏掉了什么。

“这赵王在秦国以这样雄霸诸国的情况之下,在年少登基之时也不惧强难,在秦军浩浩荡荡,要攻打长平之际,他也不惧,要知道秦军个个都是如狼似虎,其虎狼之名谁人不知,但他却是不惧,敢于面战。”

“今,又在刚遭遇长平大败之时,损失如此惨重情况之下,面对秦国的压势还是不惧,还要战。要知道现在的赵国岌岌可危,这邯郸城随时可破,还战心不减。”

“公子可知为何?”

赵政眼里一沉。

“为何?”

“因为他不得不战,他生为帝王,拥赵国这一方,他也身不由己。”

“赵国这块地方可是他赵人祖祖辈辈用鲜血用血肉打下来的,也是他们如今赖以生存的地方,祖宗基业,他岂敢说给秦王就给秦王。这赵民和他赵室祖宗可还看着他的。”

“这是为王者的无奈和捆缚,也是为王者的责任和担当,这一点,他做到了。”

“……”赵政听言,原来如此。

这是赵政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政论,着实让他心撼动不少。

就连房鸢也是,这历史毕竟是后人编写的,其真实性又如何得知。

现在亲身,亲眼,亲耳在古人身上看到,得知这些道理,胜她读书十年。

“而他又能在邯郸城如此少人少粮的情况之下,及时敏察,以平原君为模,安其民,正其政,令朝野上下出财,出粮,出人,来感其民纷纷参军迎战,以举国之力抗敌,则不失为贤君。”

听他如此分析,还真有道理。

“那他又如何不是名明主?”

听到赵政再次发问,吕不韦则停下脚步,非常严肃的看着他。

气势一紧,似严师训徒,颇有名师风范。

“因为,他身为君王却不体察全面,他只意识到国情,民意,却没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不足?

赵政再次一紧,洗耳恭听。

“他任人不善,察军不明,他忽视了军事,听信谣言换将廉颇,致惨败,完,还不吸取教训,此邯郸遭难,生死存亡之际还不思过,仍不任用廉颇,则为君之大忌,为君者,不能妥善的处理君臣关系,故他不明。”

赵政听后只觉头皮发麻,着为震撼。

则为君之大忌!

见赵政如此反应,吕不韦很高兴,“公子,可知,为君者,不以一门之深妙,当以全视,顾全大局,为妙。”一门心思的教导与他。

见到吕不韦眼里的殷勤,真意,赵政退步,执手,躬身。

“政,记下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